office@cccc-group.cn

集团微信   网站导航

首页 > 管理思考 > 管理思考

做好“四篇文章” 实现新的突破

时间:2016-08-19来源:原创作者:返回

做好“四篇文章” 实现新的突破

中城建四局董事长 范茂伟

2016年,是全国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城建第四工程局全面实施“二五战略”规划的起步之年。四局想要谋发展、求突破,至关重要的是继续做好专业化发展、区域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四篇文章”。


专业化发展:企业的目标定位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一业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之所以把房建施工作为主业,是因为企业创业初期,相对基础薄弱。承包房建施工工程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储备了一定的人才技术力量,已经形成了四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宽市场。

四局与设计院和造价师事务所合作,能够尽早获得工程信息,以设计带动施工,实现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目前,许多规模较大的建筑公司都按照总承包模式、EPC模式、PPP模式运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并且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这也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区域化经营:施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区域化经营就是利用企业的品牌、技术、文化优势,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站稳脚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前几年,我们曾提出,要立足阜阳,面向全省,走向全国。这个提法气势大、起点高,但是不容易实现;后来我们修改为站稳阜阳市场,瞄准周边市场,大力拓展省外市场,这样就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这说明,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阵地战的重要性。虽然这是军事上的战略战术,但同样可以运用到企业发展上。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多做文章,把公司的总部定在合肥,将阜阳作为大本营,经营领域扩展到亳州、六安、合肥乃至周边的几个地市,要想方设法打出四局品牌、树立好的形象、站稳脚跟,逐步向周边县市延伸,只有这样做,各分公司才能尽快地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撒下红色的种子,建立自己的队伍。


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责任具体化

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突出精与细二字。虽然各行各业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 

随着四局的事业逐步发展,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这些都决定着今后要向深度管理型方向发展。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比如,如何做到工程技术人员集中调配、资金集中管理、材料集中采购、劳务集中招标;如何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计划成本策划、成本分析、成本考核、项目履约、品牌、效益、人才等目标的制定,跟踪监督、奖罚兑现、风险抵押等怎样实施;如何才能杜绝人浮于事、杜绝材料浪费、消灭亏损项目、消灭质量通病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细致认真的思考。

总之,走管理型道路的关键是要管得住,管不住不是管理型,管不好也不是管理型,效益差不是管理型,发展慢更不是管理型,要通过精细管理,加强掌控力,提高执行力,培养竞争力。


优质化服务:树立好的品牌形象

优质化服务就是集团总部要多为基层着想,急分公司之所急,把各分公司暂不具备条件或因经验不足感到棘手难办的事情承揽过来,多为他们分忧解难。

比如,在施工技术力量方面,有的分公司刚刚成立,人员少,缺项多,公司要尽最大努力,进行统一调配;在经营工作上,有的分公司缺少经验,要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多承揽一些工程项目;在工程材料的采购上,有的分公司对建材行情把握不准,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及时跟进,争取把价格压到最低。

公司将逐步实行技术力量统一调配、建材供应统一采购、财务收支统一运作、工程安全质量统一管控、法律事务统一调处、劳务队伍统一招标。这“六个统一”是许多大型施工企业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有利于促进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作为集团总部和各分公司的领导层人员,还要特别注意防范决策风险,要提高洞察力,凡事都要多思考几遍,而不能凭借一时冲动随意表态。在内部管理上,要注意防范运营风险。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要切实按照各自分工认真把关,切实加强项目动态监督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只有做到这些,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才能真正提升。

2016年,四局将踏上新的征程,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实现新的跨越。我们一方面要认清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好新机遇,树立起敢打必胜的信心。只要四局全体员工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我们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